lng价格上涨(2021年lng和石油价格分析)
11月7日,清洁空气亚洲在北京举办“2023港航先锋论坛”。围绕“港航能源转型,共同推动零碳未来”的主题,与会专家重点关注参加中国国际航运的中国主要港口和航运企业。讨论了污染减排和碳减排的进展、挑战和未来方向。
现场发布的《蓝色港口先锋2023:中国主要港口空气与气候协同评估》(以下简称《蓝色港口先锋2023》)显示,2022年,53个主要港口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全国显示,近40%的港口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年评估浓度超标。
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和国际海事组织日益严格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背景下,港航业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船舶传统燃料的替代成为会议专家讨论的焦点。其中,LNG(液化天然气)、甲醇等替代燃料备受关注。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吉永波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燃油价格是最关键的问题未来能否推广。例如,液化天然气和甲醇都受到国际大宗商品的影响。从市场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与石油挂钩的机制。只有这样,航运业才有稳定的预期。当然,这个机制正在探索中。
替代燃料应用面临诸多挑战
清洁空气亚洲交通项目总监程慧慧表示:“在《蓝色港口先锋2023》调研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针对港口主要排放源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基本实现了全面减排。”主要排放源控制覆盖面,减排目标更加具体化、量化,减排方法也更加科学。
到2022年,我国沿海港口21个专业泊位岸电覆盖率平均达到84%,其中7个港口达到100%。长江21个内河港口基本实现岸电全覆盖,使用进展顺利。但即便如此,能源转型、减排工作、岸电利用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据悉,目前在替代传统柴油等燃料方面,主要有LNG、甲醇、氢燃料电池等方向。
程慧慧表示,现阶段尚不清楚哪种替代燃料能够成为航运零碳排放的最佳选择。替代燃料的应用仍面临技术可行性、总体拥有成本、绿色低碳燃料的可获得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挑战。
同时,全球甲醇工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也介绍,绿色甲醇可能是近期唯一可规模化的选择,也是长期确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最高的选择。目前,全球甲醇燃料订单已超过220份,未来还会更多。新订单将很快公布。但绿色甲醇的供应确实是瓶颈,化工项目的准备也需要时间。
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突破液化天然气、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提升内河船舶绿色化水平。智能船舶装备技术显着提升。智能化标准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
吉永波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介绍,上述文件大致明确了未来整体的技术方向。围绕能源替代,积极稳妥发展液化天然气船舶。 LNG适用于大型船舶、工程船、远距离航行。比较适合小型客船和中短途航次的电池动力船舶。对于甲醇来说,还不是特别成熟,需要试点应用。如果甲醇在中国发展起来,它的使用场景将会非常广泛。未来氢可能更多地走电池路线。
“未来很可能就是这4条技术路线,路线不能太多,否则对供给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吉永波说道。
液化天然气和甲醇价格应与石油挂钩
替代燃料能否得到广泛应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成本优势。与会多位专家表示,不同的替代燃料需要考虑船舶建造或改装成本、适合替代燃料的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燃料生产成本等,这将是未来替代燃料选择的重点考虑因素之一。
赵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技术使用成本来看,船舶运营有两个方面:一是造船成本,二是燃油使用成本。如果订购甲醇船,综合成本将比柴油船或传统燃油船增加10%。从等热值来看,传统甲醇和传统燃料油的成本基本相同。可再生甲醇,即绿色甲醇,价格比燃油贵2至4倍。
同时,记者从现场嘉宾的讨论中了解到,与传统燃料相比,LNG、电池等燃料替代的船舶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随着污染减排和减碳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环保政策压力和技术升级的共同影响下,替代燃料的成本优势将逐渐体现。
短期来看,专家们更关心替代能源预期价格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吉永波表示:“燃料的价格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未来能不能使用的最关键的问题。目前液化天然气和甲醇的价格受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应建立与石油挂钩的价格机制。”
“这样,航运业就能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并促进它的发展。当然,这样的机制正在探索中。”吉永波补充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